南美白對蝦放養密度建議控制在每畝3.5-4.5萬尾。一般來說當放養密度在3-7萬尾,并且逐步增大時,畝產量也會上升;當放養密度在3-5萬尾每畝時,隨著密度的提高,畝產量的增加更加明顯。
據調查,綜合衡量決定南美白對蝦養殖戶放苗密度,主要決定因素有以下7條:
(1)養蝦模式。養蝦的模式分為精養蝦、半精蝦與粗養。不同的養殖模式,不同的蝦池條件放苗的密度不同。它們之間的放苗密度關系是:精養池>半精養池>粗養池。混養蝦一般放苗量較少。
(2)蝦池水深。精養池一般水深1.5~2.0米,水體的容量大,可適當多放苗。半精養土池水深1.0米左右,要少放苗,水深1.5米左右,可多放苗。原則上是蝦池水深與放苗量成正比的關系。
(3)換水率與凈化水的條件。蝦苗密度大,日常投喂飼料較多,則排泄物多,水質容易污染。根據自身養殖水體凈化的措施來考慮放苗量。能夠隨時換海水或者淡水進行水體調節則可適量加大放苗量。
(4)增氧設施。放苗密度越大,需要溶氧越多,單位水體需要的增氧機臺數越多。因此,需根據增氧機的數量、增氧的程度衡量放苗量。
(5)養成蝦的規格與產量。養成蝦的規格與放蝦苗量密切相關,養小規格蝦或輪捕輪養,蝦苗放養密度可較高。養大規格蝦,單位水體要少放一些苗,產量與放苗密度原則上是成正比關系,但是放苗量大不等于高產量。
(6)飼料供應情況。有條件的情況下,保證優質的配合飼料供應,可以適當多放苗。否則建議要少放苗,養殖后期對蝦需投喂的飼料量變大,無法保證適量供應,影響對蝦成長情況,由于營養不足,體質弱,易發生疾病。
(7)養蝦的技術水平與管理經驗。倘若養殖經驗豐富,有高密度高產量的生產經驗,能夠對蝦池出現的各種現象及時發覺,并能夠熟練有把握處理一些復雜的生產問題。
南美白對蝦苗放養密度要根據上述因素綜合考慮, 一般合理放苗密度,高位池水深2-2.8米的放苗量10-25萬尾/畝,有增氧機的泥塘水深1.5-1.8米的放苗量5-8萬尾/畝,水深1.3-1.5米的池塘且無增氧機的放苗量3-5萬尾/畝。根據自身養殖條件和技術程度做出合理的放苗量,同一池最好放同一批孵化培育的蝦苗,一次放足。

對蝦苗的價格大約在250~280元左右一萬尾,但因蝦苗的質量、規格、產地及市場等不同價格差異較大。基圍蝦苗種淡化不過關會給養殖戶造成很大損失,所以養殖戶在購買時要選擇...[詳細]
- 21-04-27 / 南美白對蝦養殖技術 / 閱讀:322